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天河区龙狮运动协会、珠村文华弘义堂龙狮团联合在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街道开展2025年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龙腾体科·狮跃乡韵”活动。
经过前期的系统教学与互动体验,当地学生已掌握醒狮基本步法要领,对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初步认知体系。课程重点为提升麒麟步、三抛步等进阶技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醒狮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生根发芽。
在实践团队员的专业指导下,学生们迎来醒狮技艺的系统性提升。实践团队员带领学生从庄重的拜狮礼仪起步,通过三鞠躬、狮口开合等动作,感悟醒狮文化中“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内核。
高难度动作突破成为亮点:高狮腾跃要求腰腿爆发力与空中平衡的完美配合,小跳轻灵考验脚步节奏与狮头摆动的精准同步。孩子们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起跳如松,落地似羽”的要诀。传统步法精修环节,队员们重点打磨六点方位转换的流畅性、麒麟步三抛的韵律感,以及洗脚稳形的底盘控制。
课后时光化身创意工坊。实践团带领青少年挑战折纸醒狮卡,以卡纸为媒,指尖翻飞塑狮形。从鬃毛层叠折痕到狮口开合机关,孩子们在精密折叠中感悟传统狮艺精髓。当平面卡纸“跃”成三维雄狮,非遗的灵动已悄然驻留心间。
少年们汗湿的背影与昂扬的狮头构成动人画卷。这场从“筑基”到“破界”的蜕变,不仅是对非遗技艺的传承,更是对“精益求精”匠心的生动诠释。醒狮少年们正以坚韧之姿,舞动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活动第六天,在实践团队员的精准调度下,少年们将连日锤炼的扎马根基之稳、麒麟步韵之绵、雀跃步态之灵、三抛节奏之劲熔铸一体。汗水浸透的衣衫紧贴脊梁,如狮鬃般蒸腾着热浪,七昼夜苦功在此刻凝结为行云流水的醒狮长卷。
7月12日,历经七日汗水淬炼的醒狮少年迎来终章考验。从马步颤抖到腾跃生风,这群岭南文化传承者将在社区舞台绽放非遗薪火,以矫健狮舞书写“百千万工程”的青春答卷。
汇演首章,华南师范大学醒狮队威然登场。队员们以马步沉重稳根基,麒麟步韵荡回环的精妙配合,演绎传统《七星伴月》地青套路。鼓点铿锵间,独角狮伏身探爪、碎步疑阵,将地青的机敏灵动与刚柔并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记得刚开始练马步时,小朋友们腿抖得厉害,现在走起麒麟步已经有模有样了。刚开始动作不熟练总出错,现在采青跳跃也能连贯完成。七天的刻苦训练,让这群小舞狮子进步飞快,每个动作都记录着他们的努力。
看他们扎着稳稳的弓步,跳起轻快的跃步,狮头一开一台特别有精神。虽然年纪小,但一招一式都很认真,把醒狮的话泼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训练服都被汗水浸湿,但孩子们依然坚持完成每个动作。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和认真的表情,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当小狮子们高高举起狮头,彰显醒狮文化。
在七日醒狮文化实践收官之际,实践团特设“醒狮传承新星”表彰仪式,对训练中展现突出毅力、悟性与团队精神的学习予以嘉奖。本次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谢子敏老师与潘锦明老师共同为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并赠予精品一份。醒狮精魂永系心间,薪火相传。
媒体报道:
https://url.scnu.edu.cn/record/view/index.html?key=e44d26160bceb9bddb9955f0c315a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