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文化思想,营造健康、文明、精彩的网络环境,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创作、记录优秀新媒体创意作品,现计划开展“IN青春·湾区故事”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新媒体创意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5月15日
二、活动对象
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活动流程
时间安排 | 活动阶段 |
即日-5月15日 | 作品提交阶段 |
5月中下旬 | 作品评审阶段 |
6月上旬 | 结果公布及优秀作品展播 |
四、作品征集
本次大赛设置微电影、短视频、图文作品、文创设计不同主题的4个赛道,参赛作品要求体现思想性、传播性、艺术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主题突出、内容深刻、编排协调,版式设计讲究、新颖、有特色。具体说明如下:
(一)主题一:“湾区故事”微电影制作
以“湾区故事”为主题创作微电影,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及广东本土特色,围绕高质量发展、青年故事、文化讲述等进行创作。作品拍摄器材不限,使用摄像机、数码相机、手机拍摄等均可。
1.作品类型
(1)剧情片
要求剧本原创,重点塑造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并融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鼓励参赛者将身边的湾区故事融入艺术创作中。
(2)纪录片
鼓励参赛者充分挖掘湾区及广东特色,以小角度、身边事为切口展示身边真实的湾区故事,结合艺术手法进行加工与呈现青春正能量。
2.作品规格
剧情片、纪录片时长10分钟(含)以内,视频格式为MP4或MOV,分辨率不低于1080P(1920×1080),画幅宽高比16:9,帧率≥25fps;音频音量大小正常、清楚,无爆音、杂音,双声道、立体声或5.1环绕声皆可;作品对白、旁白、独白和解说须有字幕,字幕位置固定,对齐方式统一,中英文字幕均可;大小不超过300M。
(二)主题二:“青春防诈记”短视频、图文制作
1.作品类型
(1)短视频作品
鼓励参赛者通过拍摄或动画制作的形式生动展现青年在面对诈骗陷阱和权益侵害时的积极防范措施,增强青年权益保护意识。
短视频作品时长不超过3分钟,视频格式为MP4或MOV,分辨率不低于1080P(1920×1080),画幅宽高比16:9或9:16,帧率≥25fps;音频音量大小正常、清楚,无爆音、杂音,双声道、立体声或5.1环绕声皆可;作品对白、旁白、独白和解说须有字幕;大小不超过50M。
(2)图文作品
鼓励参赛者以身边常见的诈骗陷阱,或呈现自己所了解到的防诈指南、防范诈骗的成功经验等内容进行创作,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表现形式富有创意。
图文作品以单图或组图(不超过4幅单图)形式呈现,JPG/PNG格式,300dpi分辨率,RGB色彩模式,单幅图片大小不超过10M。若为手绘作品,须提交绘画过程视频(不超过3分钟)。
(三)主题三:“华师印象”文创设计
以“华师印象”为主题,面向全校征集一批创新、好用、可转化的文创作品和视觉形象设计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展现学校的历史底蕴、人文精神、自然景观和校园生活。作品可融入校园标志性元素,如校训、校徽、校园建筑、花卉、校园活动场景等,突出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青春活力,同时须充分考虑制作投产的创新性、示范性、实用性、便携性,可广泛应用于生活、学习和办公场景。
1.作品类型
(1)数字媒体类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探索视觉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涵盖数字多媒体设计、交互体验、虚拟内容等。作品形式如MG 动画、H5页面、短视频特效、数字插画、动态海报、漫画绘本等。
(2)日常用品类
围绕文创文具、办公与家居用品、服饰箱包等日常用品进行外观设计,注重性价比、市场需求及产学研结合。作品呈现形式可为视觉形象设计方案、创意设计稿件、产品实物照片等。创意设计稿作品须提交效果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等。
2.作品规格
文创设计作品图片/照片格式为JPG/PNG,分辨率为300dpi,单张图片/照片不超过10M;每款产品/设计稿效果图照片不少于3张、不超过10张(图片需体现作品正面、侧面、全貌等角度);同步提交可用于印刷生产的矢量文件;除设计图外,每件作品需提交一张缩略图用于网络展示。动态演示视频格式为MP4或MOV,分辨率不低于1080P(1920×1080),时长不超过3分钟,大小不超过100M。
五、奖项设置
微电影赛道设置金银铜奖、优秀奖、最佳演员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若干名,发放华师最新形象IP“花狮”公仔等文创奖品与获奖证书。
短视频、图文作品赛道设置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发放华师最新形象IP“花狮”公仔等文创奖品与获奖证书。
文创设计赛道设置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发放华师最新形象IP“花狮”公仔等文创奖品。文创设计赛道优秀作品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创中心提供孵化支持,可入驻文创中心实体店展销,或推荐至合作企业进行商业化开发,还有机会成为华师文创中心的创意团队,有偿进行华师文创开发。
六、参与方式
(一)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报名参赛,团队报名需设置负责人1名,微电影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图文、短视频及文创团队人数不超过4人。
(二)同一参赛者在同一赛道至多参与2份作品,每份作品均需单独填写报名表与作品信息。
(三)参赛者或团队须提交报名表(附件1)、作品信息汇总表(附件2)及作品电子材料。报名表和作品信息汇总表需同时提交word版与盖章扫描版(pdf),文件以“赛道+负责人姓名+报名表/汇总表”形式命名;
作品电子材料按相应规格要求提交,以“赛道+负责人姓名+作品名称”形式命名,系列作品可用同一名称(需标注顺序)。所有电子材料统一打包,以“赛道+参赛者/团队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形式命名。
(四)本次参赛作品由各单位集中报送,不接受个人报送材料。各单位将收集的所有作品打包,文件夹及邮件均以“单位名称+青年新媒体创意大赛作品”命名,并发送邮箱:scnuwdyds@163.com,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15日。
七、参赛须知
1.本次大赛不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
2.参赛者必须保证提交的参赛作品为两年以内完成的原创作品;往届参赛作品不予评选资格。
3.为保证评比的公正性和一致性,作品一律不得加入边框、水印等修饰。
4.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不得借用他人作品参赛,如有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5.若有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请在作品介绍中做详细说明,否则按照作弊处理,取消参赛资格。
6.参赛者必须确认拥有所有提交作品的版权及著作权,因作品侵权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包括(不限于)知识产权、著作权等纠纷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和造成的一切损失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7.作品图文资料不再退还,请自留底稿。
8.参赛者须按要求完整填写参赛作品报名表,信息错填或未填写联系方式导致无法联络的,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9.所有参赛者报名后即被主办方视为接受并遵守以上约定。获奖作品产品成果及设计方案所有权、修改权和使用权均归华南师范大学所有,并纳入其文化创意设计体系管理,设计人不得自行使用或转让第三方使用。
10.主办方保留本次大赛的最终解释权。
八、联系方式
负责人:李苑霞 020-85211036
石牌校园:张艺薰 15622346052
大学城校园:余含秋 13247656286
南海校园:覃卓霖 13535674661
滨海校园:陈颖诗 13929204882
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华南师范大学文创中心
2025年4月7日
附件1:“IN青春·湾区故事” 华南师范大学首届青年新媒体创意大赛报名表.docx
附件2:“IN青春·湾区故事” 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新媒体创意大赛作品信息汇总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