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6日至8月1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熠启云实践服务队面向平定中学学生开展了人文地理系列课程。队员们采用“回望历史”与“关注当下”两个角度,通过对茂名当地的优秀民俗文化与中国最新人口情况的介绍,深化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提升同学们的家国情怀。
课程一:感悟传统民俗,走近非遗文化
茂名市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特色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冼夫人文化为核心的祭祀文化——年例就是茂名市的特色民俗之一,入选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高州木偶戏也在2006年成功被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年例的发展愈显强劲,并成为茂名的一张有力名片;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木偶戏的传承却日渐陷入困境。对于如此的尴尬境地,《民俗文化》课程带领同学们从自身成长经历出发,走近茂名市非遗文化,认识民俗的传承现状。
课堂伊始,主讲人开门见山,询问同学们如何理解民俗文化,同学们对此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等。在主讲人提及年例由于疫情防控要求而两年无法举办时,同学们对此纷纷表示遗憾,却又忍不住兴奋地分享他们眼中的年例的“价值”,细数年例时可以拿红包、吃年例、游灯等乐趣,回忆起种种大家聚在一起的热闹场景。而当看到木偶戏艺人演戏无人观赏的孤独背影、听到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无助呐喊时,同学们深受触动,陷入了沉默的思考。
最后,课程在师生共同对各种有趣民俗的追寻中结束了,然而,学生们对非遗民俗传承问题的思考却还未终止,许多同学在日记中也分享了自己关于民俗传承的想法。
(同学们积极思考木偶戏传承艰难的原因)
(同学们在作业中分享对于民俗传承的感受)
民俗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传”,《民俗文化》课程全程围绕民俗的传承展开,鼓励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给予民间乡土文化更多的尊重与关怀。这一趟寻觅民俗的旅程,既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乡土情怀,也提升了他们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民俗文化的传承之路道阻且长,期待同学们在未来能够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二:解析人口数据,提升家国观念
2020年5月,备受期待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公布。人口普查是国家大事,人口数据关系国计民生。为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了解家乡变化,队员谢超婷借助最新公布的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人文地理的独特视角带同学们解析中国与茂名市的人口特点。
主讲人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人口普查的概念,解释了人口普查区别于其他人口调查的原因。同学们了解后纷纷在评论区积极回复,如“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原来如此”等。接着再从人口的结构、数量、分布三个方面,带领同学们探讨中国人口特点的变化。谈及少儿人口数量减少与人口老龄化问题时,学生们深有感触,表示更加理解了人口情况对国家生育政策和养老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队员总结中国人口特点)
了解完中国的人口特点后,队员谢超婷转换视角,请同学们以本地人的身份来介绍茂名市的人口情况。在师生自由地对话与互动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茂名市的人口数量、分布、少数民族成分以及特殊姓氏文化,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的了解。
(同学们讨论茂名市少数民族情况)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一次对人口普查数据的有趣解密,不仅提升了同学们对数据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更深化了同学们的家国观念。期待作为中国人口的十四亿分之一的每位同学都能早日实现自己的价值,助力祖国的繁荣富强。
回望过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立足当下,可视化大数据下的每一个个体汇聚成了泱泱中华;展望未来,只有青少年担负起历史重任,把握时代脉搏,中华民族才能走得愈发坚定、愈加长远。
撰稿人:高婷 谢超婷
初审:谢超婷
复审:冯梓明 雷钦钧
终审:何雪梅
供稿单位: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委员会
202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