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村记忆:探寻粤西北最大古庄园

2020-08-17 21:18:29 来源: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点击: 收藏本文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近日,为深入研究怀集古村落的现状及发展情况,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熠启云实践服务队两名当地队员林雁、朱秀梦前往怀集县大岗镇扶溪村进行实地调研,对扶溪村村长、以及主张修缮粤西北最大古庄园——武威堂的领头羊石嘉优进行采访,并深入了解了扶溪村及粤西北最大古庄园的现状及未来规划。

怀集县大岗镇扶溪村于2015年入选中国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里面有着粤西北最大古庄园——武威堂。武威堂是明清时期的“兵营式”大型民居群,始建于明崇祯年间位于扶溪村中心,整体呈正方形布局,其建筑艺术保留着明显的明代建筑风格,人文文化相当浓郁。

本次调研中,熠启云实践服务队调研组充分利用队伍优势,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调研形式顺利完成本次调研。正式前往调研地点前,熠启调研组队员通过线上的形式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最终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确定调研路线以及访谈提纲。

正式前往调研地点时,两名队员首先来到怀集县大岗镇连会居委会对扶溪村村长进行采访。村长说道:“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扶溪村环境得以改善,厕所、文化广场等相关基础设施已建造完成。”在问及武威堂的现状与发展时,村长告诉队员:“武威堂作为扶溪村祖屋,从很早之前就有私人资助去进行修缮,在被确认为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后,武威堂修缮工作加快了进度。目前武威堂各方面修缮工作已竣工,但扶溪村作为传统古村落,其未来发展方向尚有待思考与规划。”在村长的热情招待下,两名队员最终还收获了两本《扶溪村志》。

紧接着,队员来到石嘉优自家果园处与其进行一次交流。通过与石嘉优的交流,队员了解到,石嘉优想要修缮武威堂的念头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指出,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却会发现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却被冷落了。在这种背景下,对被冷落了许久的祠堂进行修缮是十分有必要的。于是他开始和村里村民进行多次会议,尝试说服他们以每年上交几千块的形式作为修缮武威堂的资金。但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尤其在老一辈那里这种行为难以得到支持。一开始的时候,当地老人心中认为,武威堂虽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目前已经被荒废了几十年了,再次进行修缮意义不大。但石嘉优一行人始终坚守初心,最终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与此同时,石嘉优还与队员分享了武威堂中木刻匾额“副魁”的由来。

最后,两名队员在当地村村民的陪同下来到武威堂,一同感受粤西北最大古庄园的浓郁文化气息。通过实地考察,队员发现武威堂周围环境优美,门前则被荷花塘所包围着,愈加呈现出武威堂的美感,令人赏心悦目。当地村民告诉队员,武威堂作为他们的祖屋,平时祭祀活动亦会在此处举行,武威堂在他们心中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本次对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的扶溪村的调研,两名队员收获颇丰。传统古村落作为乡愁的载体,是人类重要的乡村记忆。能守住乡村记忆留住乡愁并非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一群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扶溪村传统建筑与相关文化之所以能被保留下来,是因为扶溪村村民共同守护着它们。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两名队员对传统古村落的一些思考:如何在留住乡村记忆的同时让传统古村落绽放新颜,激发新的活力?传统古村落被修缮之后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①队员线上整理资料.jpg

(队员线上整理资料)


②队员对扶溪村村长进行采访.jpg

(队员对扶溪村村长进行采访)

③队员对石嘉优进行采访.jpg

(队员对石嘉优进行采访)


④队员在村民陪同下前往武威堂进行考察.jpg

(队员在村民陪同下前往武威堂进行考察)


⑤武威堂门口.jpg

(武威堂门口)


撰稿人:林雁 

初审: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熠启”云实践服务队负责人 林雁

复审:指导老师 冯梓明 

终审: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何雪梅

供稿单位: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委员会

日期:202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