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分类 研讨环保——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木心暑期实践队调研活动记录

2020-08-15 21:39:44 来源: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点击: 收藏本文

2020年 8月3日,木心暑期实践队的成员在线上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围底镇围底中学的老师、同学们相会,为期八天的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开始。调研组的成员前期根据政府的工作报告了解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成效,根据先前结合文献设计的调研流程,有条不紊地展开调研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垃圾分类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至2019年,我国垃圾分类的进程明显加快,对各地级市的垃圾分类管理进一步加强。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木心暑期实践队调研组的成员们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发挥队伍成员的专业优势,选定云浮市实现垃圾分类的重要试点——罗定市围底镇作为调研地,对当地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调研活动,希望能为改善当地居民的垃圾分类观念,推进美丽围底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图1.木心暑期实践队积极在线上讨论,反复修改调查问卷.jpg

由于突发的新冠疫情的影响,木心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无法到达围底镇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和切身感受当地居民的对垃圾分类的态度,线上采访和问卷调查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调研途径。空间距离给调研组成员带来了重重挑战,部分受访者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并未透露过多细节。

但调研组的队员们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迎难而上,攻克难关。他们秉持严谨认真的调研精神,反复修改调查问卷,积极与当地居民联系、沟通。最终经过多方的协调,调研组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大力支持,采访也得以顺利进行。图2.队员协商采访围底镇居民具体事宜.jpg

整洁是“宜居”最基础的条件,垃圾分类更是整洁环境的一个法宝。据了解,2010年围底镇率先吹响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的“集结号”,后几年着力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并创新建立了“户收集,村保洁,镇集中,市转运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深入,围底镇也在努力打造“宜居美丽乡村”。因此,罗定市政府近几年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做到公路垃圾早晚清洁,并各个村镇安排一定数量的保洁员进行值班监督,垃圾分类的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虽然垃圾分类的推广和实施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如陈良兴书记所言,围底镇垃圾分类政策已经实行三年,初期居民也不够自觉,但经过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居民都能逐渐达成一种共识,普遍接受垃圾分类的要求。因此需要政府监管到位、宣传到位、工作到位,居民积极配合,使政府工作逐步展开。图3.木心暑期实践队队员对相关领导进行线上采访.jpg

采访得知,当地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有较高意愿,虽尚未完全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但随着围底镇垃圾分类政策宣传途径的创新拓展,居民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强化,如近期当地举办的垃圾分类知识示范教学辅导课、广播播报垃圾分类小知识等一系列活动,使得垃圾分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家长陈伟贤就表示,他对垃圾分类政策非常支持,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非常有必要,它体现了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木心暑期实践队调研组的成员对调研问卷和采访记录进行整理后,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具体因素,从而深究其中原因,并从居民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也为当地政府有效落实垃圾分类政策提供参考。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刻不容缓。然而,把环保意识转化为社会共识和落实到集体行为,仍需要政府和公民长期不懈的努力,形成文明自觉共识,推动绿色风尚的新标杆。如今,木心暑期实践队正在为“绿色文明”做出自己的努力。

 

撰稿人:莫君怡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木心暑期实践队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