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9日,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团委“赴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云实践服务队以“正值青春好时光,杨侨携手续新章”为主题,面向杨侨中学正式开展了为期七日的云支教活动。
基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下乡从原来的线下实地支教转为线上云支教。面对新的变化,服务队秉承着“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充分发挥队员们在外语专业上的优势,积极探索线上支教新模式,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支撑教学育人的理想,并扎实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服务队在课程结构、课程形式和夏令营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创新,使“创新”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活动。
在活动开展三天后,为应对出现的新形势,使教育帮扶效果最大化,队伍于2020年7月31日举行了全体教师的线上交流大会。本次会议结合前三天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围绕“如何调动课堂积极性”展开了讨论。
会议总结了各位老师的分享与建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双师制课堂模式和夏令营导师制的优势,搭牢稳健的师生沟通桥梁,同时,要在评价激励方式上做出创新,最大程度调动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
课堂模式创新——双师制
在课堂模式上,队伍突破传统,尝试采用“双师制”课堂模式,为每位课程老师增设了一位助教。助教老师负责课前考勤、维护课堂秩序等工作。云下乡期间,非面对面的教学增加了调动课堂积极性的难度。会议讨论到,助教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对授课老师做出回应,或根据课堂情况,灵活地在讨论区带动话题以调动课堂气氛。当学生陷入思考而沉默时,授课老师也可以提问助教,为学生做出榜样。 在英语趣配音的课堂上,学生因不会回答问题而陷入沉默,助教老师及时在评论区带动气氛,鼓励大家不要在意对错,而是努力做出尝试。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讨论,营造了轻松自然的良好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夏令营“导师制”——师生一对二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最大程度确保参与夏令营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陪伴,队伍设立了导师制——每位老师随机配对两位学生。在实践期间,这两位学生是该老师的重点关心对象,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用爱搭建师生互相了解的桥梁。同时,老师要向学生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通过师生一对二的互动,老师与学生愈发了解彼此,而老师和学生的联系越紧密,学生就越愿意支持老师的课程和活动。
创新夏令营“导师制”,师生心与心的距离更加靠近,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夏令营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导师制”也向老师们证明了“用心灵陪伴心灵”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时刻勉励着老师们要朝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目标前进。
(某对师生的交流截图)
评价激励方式创新——积分奖励制度
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扩大课堂效果的有效手段。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队伍创新评价激励方式,制定了日常打卡积分制度和回答问题积分制度。
队伍设立了多个打卡主题,包括学习、运动、劳动等,学生通过坚持每天打卡获得相应积分,积分靠前的学生有机会获得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鼓励学生发掘自身潜力,感受坚持的美好的效果,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
回答问题积分制根据学生回答方式的不同,给予学到生不同程度的积分,一天之中获得积分最多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生活小技巧和诗词大会两门课程使用了小组积分制,强调小组内合作意识与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生活小技巧课程授课老师)
(博罗诗词大会上踊跃发言的同学们)
这次讨论的结果在师生的积极配合下得以顺利落地生花,既发扬了队伍自带的“双师制”以及“导师制”的特色,又巧妙灵活地增添了新的“积分奖励制度”,多管齐下,课堂积极性也显著地得到了提升。
若学生为一缕春风奔向我们,那我们愿意不断自我成长,赠与他整个春天;若学生原想捧起一簇浪花,那各地的老师们愿意齐聚成一片汪洋,奔赴这场不会后悔的夏天之约。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团委“赴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云实践服务队
撰稿:聂韻萍 周淼
摄影:周淼 赖泓倩
后期修图:谢晓洁
审核:赵頔
来稿单位:外国语言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