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毒小能手,“扫雷”齐行动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耿耿学子建无毒校园,铮铮之行望社会长安”云实践服务队“辩毒+拒毒”特色主题课程顺利完成
2020年8月4日晚,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耿耿学子建无毒校园,铮铮之行望社会长安”云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长安队)于腾讯会议平台为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讲授“扫雷行动”和“辩毒、拒毒我能行”两节特色主题课程,主讲人分别为队伍支教板块队员郝容和李凤仪。
在“扫雷行动”课程一开始,教师以影视作品《余罪》的吸毒者戒毒场景引入,让学生代入感受吸毒者戒毒时痛楚。随后,教师以引导学生朗读的形式,系统的介绍吸毒对身体组织的破坏,并以真实案例来展示吸毒者因吸食毒品导致对他人、自己的摧残行为,让学生真切感受吸毒对他人和自己的危害。
顺着话题,教师播放了禁毒主题趣味动漫视频,引入吸毒对家庭的伤害这一主题。学生们积极发言,发表自己对该故事的感受,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治安等方面,阐述吸毒行为所带来的破坏性。之后,教师用屏幕共享的方式,打开学生课前完成的《吸毒者的一天》为题的创作作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期间有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共同朗读的形式分享小组文稿作品。接着,教师通过分享真实案例,以文字叙述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对于毒品不用好奇、不必纠结、不能动心、不可尝试这一主题思想。最后,教师播放学生深情改编的禁毒歌曲,温情的声音,传递在直播间,引起聊天窗“疯狂”发言点赞。
短暂的休息时间后,同学们进入到凤仪老师的“辩毒、拒毒我能行”课堂。本堂课分为“魔鬼的真身”、“魔鬼的伪装”、“魔鬼的陷阱”三个环节。其中“魔鬼的真身”以看图识毒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各种毒品的外表特征;在“魔鬼的伪装”环节中,教师向大家讲解了常见的毒品伪装方式,如奶茶、巧克力、蘑菇等等。讲解结束后,教师展示了一系列经过伪装的毒品和正常食品的图片,让同学们加以判断,分辨出哪个是伪装后的毒品,这有利于加深学生记忆,提高学生辨别毒品的能力;“魔鬼的陷阱”环节中,教师通过一段视频告诉同学们,现实中有很多因交友不慎被欺骗、引诱而陷入毒瘾的案例。为了提高学生的警戒,她设计了几个场景让同学们思考逃离方法,同学们积极回答、各显神通。教师仔细分析了同学们回答的可取之处和不妥之处,同时强调,拒绝吸毒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原则,但也要尽量避免与吸毒者发生冲突,要保持理智,仔细观察身边的环境和人员,找机会求救。在课堂最后,教师向大家传授“四不”口诀:不要(吸毒)、不交(损友)、不酷(不盲目追求新潮事物)、不去(鱼龙混杂的场所)。此次课堂气氛轻松且富有活力,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展现了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与默契配合。
两节课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开展。“扫雷行动”课堂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毒品的危害,更加坚定拒毒的决心;“辩毒、拒毒我能行”课堂则让同学们增强了拒毒的本领,有利于同学们远离毒品、保持身心健康。八月长安队将继续肩负开展禁毒宣传、弘扬禁毒精神的使命,引导更多的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片1 教师正在给学生上课)
(图片2 学生观看课程)
(图片3 小组分享环节)
撰稿人:李浩槟 钟欣妍
审稿人:江 峰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耿耿学子建无毒校园,铮铮之行望社会长安”云实践服务队
时间:2020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