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海无涯,我愿为灯塔”——生命科学学院心源服务队班主任黄胜琴老师开展生态科普讲座

2019-07-19 18:51:14 来源: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委员会 点击: 收藏本文

 今天又是“天气预报说会下雨却晴空万里”的一天。在这炎炎夏日,刺眼的阳光和难耐的高温并没有阻挡小朋友们的活泼和热情。7月18日,到达河源的第三天,18科一的班主任黄胜琴老师来到东源崇文实验学校,开展主题为“认识湿地”的生态科普讲座。为同学们普及湿地的概念和类型,以及湿地与历史,人文的关系等等。

 起初,同学们还带有一些初次见面的紧张和拘谨。慢慢地,随着老师充满亲和力的讲解,课堂的气氛渐渐活跃了起来。同学们开始踊跃发言,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并积极地回答。由于同学们才七年级,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学到,一些十分天真、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回答常常让大家啼笑皆非。

 生物学基本常识的普及教育从什么是湿地切入,逐步深入,给学生讲解如何鉴别湿地,如何判断湿地,如何保护湿地,如何保护湿地的动物,以及科普如何辨别生物的聚集地。从湿地保护讲到海洋保护,再涉及到垃圾分类,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课上对同学们进行提问,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发言,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课堂上,黄胜琴老师从“什么是湿地?”到“湿地的作用”再到“保护湿地”再到“爱护环境”。老师从同学们的生活日常出发,深入浅出,逐层剖析,通过视频讲解,结合河源市的万绿湖的具体情况分析,使学生更能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也让同学们对湿地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同学们将来学习到这部分内容时,会有更深刻的印象。老师还通过对河源本地的万绿湖,对我国的岛屿等介绍,让同学们领略了自然的美丽,激发同学们对生命的美妙的探索和感叹。充分体现了生命科学学院服务队的教学特色。开拓思维,拓展视野,同学们明白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成功达到科普的目的。

 短短十天的三下乡,坦白来说,很难让小朋友们有学识上的大的进步。小老师们主要是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挖掘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兴趣,帮他们寻找努力的方向。虽然不能在学习知识层面给予他们多大的帮助,但却能够在生活习惯上给他们深刻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相信接下来的几天,老师们和同学们一定可以融洽相处,并肩前行。


图一(认真聆听的同学们).jpg

(同学们认真听课)

图二(同学们积极讨论).jpg

(同学们积极讨论)

图三(有趣的课堂).jpg

(有趣的课堂)

图四(大合照).jpg

(大合照)


撰稿人:甘子煜 吴继恒 王腾

初审人:徐海彤

终审人:蔡臻臻

来稿单位:生命科学学院赴河源市崇文中学服务队

2019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