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地理科学学院承阳服务队走进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开埠区,开展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宜居性状况的相关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小公园开埠区的居民进行问卷派发,了解居民对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的宜居性满意程度,同时通过访问当地相关部门和文化单位,更深入地了解小公园开埠文化的相关内容和发展状况,从而为小公园的改造提出科学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小公园开埠区宜居性的提升和开埠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小公园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开埠文化内涵丰富
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开埠区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这里拥有全中国面积最大的骑楼群,以及全国独有的放射状骑楼街区格局。这些骑楼大多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汕头市老城区繁荣历史的见证,被誉为海内外潮汕乡亲的精神家园。同时,这里也是中国近代开埠文化的缩影,其重要内涵包括建筑文化、侨批文化、中西文化交融等。
承阳服务队队员在小公园的大街小巷里进行问卷派发和访谈,他们的调研工作受到当地大部分居民的支持。居民在填问卷与进行访谈时,都十分乐意为队员们答疑解惑,并用潮汕文化的代表——“工夫茶”热情地招待队员,让队员深切感受到老城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使队员为小公园润物无声的文化所打动。在参观开埠文化陈列馆中,工作人员吴老师耐心地为队员们详细梳理小公园开埠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发展进程,让队员们对开埠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了近代中国人民下南洋中体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
街区改造进行时,居民满怀期望但也害怕失望
调研期间,小公园很多街道都正处于改造的阶段,这是大多数老城区街道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当地居民对这些改造也基本上持支持的态度,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些期盼,如希望工程的推进效率可以更快、改造的覆盖范围可以更大、改造规划可以更加合理等。在走访的过程中,当地居民也多次跟队员谈到小公园以往改造中存在“面子工程”和“烂尾工程”等情况,他们希望这次改造可以给小公园换一个令人满意的新貌。
经过数天的调研,承阳服务队队员对小公园的开埠文化和宜居状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探究的深入和数据、资料的补充。虽然近几日高温曝晒,但是队员们对调研依然热情高涨。在接下来的几天,承阳服务队队员们将延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争取将汕头老城区的故事讲好,推动小公园开埠文化的发展和宜居性的提高!
撰稿人:吴杰桦、陈少珊
审稿人:吴祖兴
来稿单位: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委员会
2018年7月22日
(图一 队员在指导当地居民填写问卷)
(图二 队员与开埠文化陈列馆吴老师合影)
(图三 改造中的小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