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觅尘世清芬,冀流芳百世——勷乾队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继承人肖金兰

2018-07-22 21:54:26 来源: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点击: 收藏本文

 勷乾队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继承人——肖金兰

全面、深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对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价值。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散落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明珠,许多传统手工艺文化都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和平县猫头狮传统工艺便是其一。

7月20日上午,为帮助提高和平县当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我校勷乾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组成员早早达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制作现场——河源市和平县南坝村,对猫头狮技艺传承人肖金兰进行采访。

刚到肖金兰先生家门口,就见到肖金兰妻子充满热情的笑容。组员跟随肖金兰妻子的步伐,来到肖金兰存放猫头狮成品的地方。只见狮头正额写有一个金光闪闪的“王”字,狮面牙尖,鼻高,眼大,眉显,整个狮头上绘有七彩龙、凤、梅、兰、竹、菊、八仙的法器及海浪、浮云,使狮头在威武中透着和善,在凝练中显出生机,活脱脱彰显着客家人在不断的迁徙中积极应对自然挑战的豪情。

图片1制作完成的猫头狮.jpg

(图片1制作完成的猫头狮)

图片2肖金兰妻子向组员展示模具.jpg

(图片2肖金兰妻子向组员展示模具)

随后调研组成员就“猫头狮的起源、发展、现实意义、制作工艺”四个方面与猫头狮制作艺人肖金兰先生进行交流访谈。据介绍,和平客家猫头狮制作汇聚了泥塑、绘画、裱糊等民间工艺,共有五道工序,制作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从制模到描线上色,一头完整的狮头大约需要30天才能“出炉”。

图片3肖金兰一家正用纸糊制猫头狮模具。左:肖金兰妻子;中:肖金兰;右:肖金兰孙子.jpg

(图片3:肖金兰一家正用纸糊制猫头狮模具。左:肖金兰妻子;中:肖金兰;右:肖金兰孙子)

猫头狮成品共分大、中、小三种尺寸,猫头狮的狮头重量最重为6公斤,最轻为3公斤。肖金兰制作的猫头狮,按每头规格大小卖至800元至1500元不等,平均每年销量约20只,大多销售至江西“三南”(定南、全南、龙南)地区以及广东河源、梅州、惠州等客家地区。

在与肖先生的聊天中,组员们了解到现如今猫头狮技艺传承的现状和传承面临的困难:肖家对此技艺传男不传女的传承形式以及猫头狮越来越不为人所知的艰难现状,都让肖先生对猫头狮的传承发展感到担忧。

图片4糊好纸正在沐浴阳光的猫头狮模型.jpg

(图片4糊好纸正在沐浴阳光的猫头狮模型)

纯手工制作猫头狮是一个繁杂且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肖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工精神,为现代人提供了精美的舞狮道具,彰显了非遗的淳朴与来之不易。

希望此次调研组的采访、报道和研究,能够为猫头狮的传承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引起社会关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途径提供新形式。 

 

撰稿人:王秋莹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自强社勷乾社会实践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