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淌过,笑声见证这故事
——晨星实践队赴溢家童心夏令营课堂纪实
华师物电晨星科教实践队佛山市2018年7月17日电(通讯员 郑晓文)
2017年7月17日,是华南师范大学物电科教晨星实践队参与夏令营的第二天。早上7点半,为更有准备地迎接小朋友的到来和开展夏令营课程,晨星实践队的队员早早地来到会议室做好相关准备。
今天,201班、202班的小朋友迎来了早读课、环保理论课、手工制作课和第二兴趣课堂。这些课程是晨星支教组和策划组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小学基本课程精心设计的,意在希望小朋友们既能巩固学校课程内容又能学到在学校课程之外的知识,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孩子们心智发展的兴趣,同时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朗朗书声之早读课。“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同学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并大声朗读了四首古诗和三字经等语文课文。小朋友们对朗读诗歌十分感兴趣,积极热情的朗读声充满了课室。期间,更有不少好学且细心的同学向老师指出了读音的错误,足以看出他们是非常投入到上课的内容当中认真听讲的。在小朋友们认真朗读的同时,课室里的志愿者老师们也自动参与到朗读中,和小朋友们共同享受朗读的快乐。
积极举手发言之环保理论课上。课上,志愿者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的是有关厨余垃圾的相关知识,通过课件讲解、课堂互动等形式,同学们了解到垃圾的分类、不合理处理垃圾的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制造垃圾、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志愿者老师充满热情的授课方式立刻激起小朋友们的热烈反应,一双双幼嫩的小手争相举起,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灵感涌现之手工制作课。志愿者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细胞的形态和组成,并采用动画向同学们生动地展现了人体中细胞的运动形态。面对新奇而有趣的知识,同学们都表现出十足的好奇心,更有知识面广的同学积极且正确地回答志愿者老师的提问,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在志愿者老师讲解完细胞的相关理论知识后,同学们利用剪刀、彩纸、胶水和画笔等材料分别制作了细胞的平面模型,小朋友们对于动手制作的东西十分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认真根据志愿者老师的细胞模型来制作,有的同学即根据自己想象中的细胞来制作,“我要做的细胞是葫芦形状的!”,制作过程十分和谐而充满创意。
兴致盎然之折纸课。志愿者老师们有带领小朋友们学习折直升机的,也有学习制纸城堡的,小朋友们对于折纸这种能够动手制作的课程表现出十足的兴趣,他们认真积极地在图纸上画画、剪纸、折纸、在作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而且值得表扬的是,折纸课结束后,同学们都能自觉把用剩的废纸扔到垃圾桶里。
晨星实践队为夏令营准备了一天一次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上,小朋友们可以选择学习杯子舞、手语、手工、英语儿歌和军体拳。这类兴趣类课堂可以为小朋友们积累课外技能、培养耐心,是有益于小朋友身心健康的一类课程,普遍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
撰稿人:郑晓文
来稿单位:华师物电科教晨星实践队
2018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