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化学与环境学院赴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周郡小学服务队探寻江门罗氏柑普茶文化传承发展之路

2018-07-20 07:43:22 来源: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点击: 收藏本文

江门棠下罗氏柑普茶,起源于清朝末期的江门棠下良溪地区,现在的柑普茶皆起源于此。该茶由清朝进士画家罗天池所发明,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罗氏柑普茶是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皮制作而成,具有化痰、止咳和消滞提神的功效。

为了解罗氏柑普茶的发展现状和为罗氏柑普茶推广和传承发展提出有效建议,化学与环境学院赴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周郡小学服务队进行了“关于棠下良溪村罗氏柑普茶文化现状”的调研,采访了罗氏柑普茶第六代传承人罗沛贤师傅,了解到罗氏柑普茶的历史、特点和基本制作流程、发展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传承等情况。

罗氏柑普茶由清朝进士画家罗天池所发明。罗天池原名汝梅,字苹绍, 1805年生于新会棠下镇良溪村(今属蓬江区),道光六年进士,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道光廿七年(1847年),罗天池在云南因回人事件辞官回棠下良溪村,在云南任职期间罗天池很喜欢饮当地的普洱茶,辞官后他带了很多普洱茶回乡。某天,他突发奇想将家乡当地的柑橘和普洱茶相结合,将普洱茶塞进晒干的柑橘,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方便冲泡饮用,也容易储存。他想起了在云南当地人喜欢用绳索把鸡蛋绑起串起来卖的风俗,就找来稻草,把柑茶一个个绑成串状,送给一些乡人,并教授乡人制法,柑普茶逐渐在良溪村流传开来,罗氏柑普茶代代相传,到罗沛贤这一代已经是第六代了。

从采访中了解到,罗氏柑普茶制作流程看似简单实则繁琐——制作基本流程虽然只有几步,但具体的生产步骤十分精细。首先,要将新鲜采摘的新会柑橘洗净,用圆管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掏空果肉,晾干,然后将精选的云南普洱茶塞满整个柑橘,再盖上刚割下的柑皮,将果子恢复原状,把填充好的柑普茶拿到室外晒干,最后将柑茶一个个绑成串挂起来以便保存。在诸多制作步骤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开柑口,掏果肉。罗师傅讲述道,由于柑橘皮较薄,所以挖果肉时须特别小心,力道稍大就会爆开,爆开较严重的柑橘不能用于制作柑普茶,会影响茶的味道,所以一般用来制作陈皮。柑普茶可存放很长时间,且时间越久越醇香,价格也越贵。另外,罗氏柑普茶生产时间也有限,一般为每年九月到冬至这段时间。据悉,罗氏柑普茶可全年饮用,老少皆宜,也可和其他补品如枸杞等一起泡水饮用,罗师傅的一岁小孙子和九十八岁的高龄母亲都在饮用此茶。

作为柑普茶鼻祖,罗氏柑普茶绿色纯天然的原料、纯手工的制作过程、独特的口感,使其在与其他柑普茶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我们从采访中了解到,罗氏柑普茶的茶叶精选云南上等普洱茶,柑橘是从新会固定合作的果园收购而来。罗师傅对于原料品质尤为讲究,尽管供货商会提供检验合格证明,但是罗师傅还是始终坚持每一批次的原料都要自己送去检验中心检验,确保原料无有害化学残留,检验合格后才验收。此外,罗氏柑普茶仍沿用传统手工制作,从挖柑橘果肉、填充茶叶到晾晒,再到包装全程由罗师傅一家亲力亲为,目的是保证柑普茶的口味。我们在采访中品味罗氏柑普茶,最大的感受是罗氏柑普茶喝完后感觉甘甘凉凉,嘴巴里会有回甘。罗师傅也表示,别人的柑普茶喝完可能没这种感觉,还会口干。而罗氏柑普茶则不同。没有受到外面流行的“电商”“连锁店”“产业化生产”等现代化元素带来的利益冲击,深居良溪古村的罗氏柑普茶好像一位“大家闺秀”,保留着传统技艺里尤为珍贵的纯粹与矜持。

罗氏柑普茶作为一个传统茶文化,其“走出去”面临诸多挑战。第一,罗氏柑普茶文化身居偏僻且交通不便的江门市棠下镇深处,与外部联系少,难以走出古村,扬名远外。第二,柑普茶的制作过程受到技术、人力、场地、天气等因素的极大限制,这大大降低柑普茶的生产效率和阻碍了发展。罗师傅为了坚持正宗口味亲力亲为,采用纯手工制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柑普茶的发展和普及受到影响。由于种植柑普茶的原料柑橘需要大面积的场地,加上果肉的晾晒也需要大面积的场地,场地的不足严重影响柑普茶的生产。罗氏柑普茶是手工制作,纯手工生产也需要工人与场地。罗师傅表示,人手不够可以聘请,但是由于良溪古村落保护等原因,导致村落用地紧张,场地始终是一个比较棘手问题。另外,天气原因也会影响柑橘的收成和质量,间接影响了柑普茶的生产和推广。第三,罗氏柑普茶的推广没有十分得力的支持。虽然罗氏柑普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东省文化厅的支持,但是在渲染茶文化和宣传茶文化,引导罗氏柑普茶形成一种具有吸引力的茶文化的探索之路上任重道远。第四,柑普茶文化的推广与现代科技和大数据时代的结合缺乏经验和有效途径,运用互联网对罗氏柑普茶进行有效推广还处于探索之中。第五,罗氏柑普茶现在的继承人罗沛贤先生出身朴素,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一定的经营产业和推广柑普茶的能力,这对柑普茶的推广和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关于传承,罗师傅希望把自己祖先的东西流传下去,发扬光大。罗师傅的女儿(即罗氏柑普茶第七代传承人)已逐渐接手家里的产业。在罗师傅看来,作为罗氏柑普茶继承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勤劳,亲力亲为,不同于其他茶的自动化工业生产,罗氏柑普茶从摘果到成品每一步都要严格把关、亲自动手。

在对村委会工作人员的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对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罗氏柑普茶,村委会一直在大力支持,积极将制作工艺等茶文化宣传出去。在罗氏后人返乡祭祖时村委会会统一购买和使用罗氏柑普茶、平时村中的喜宴也会购买罗氏柑普茶。


image.png

(队员们对罗沛贤师傅进行采访


image.png

(队员试闻柑普茶)


image.png

(队员与罗师傅合影)


撰稿人:陈德成、杨嘉豪、缪依玲

审稿人:张舒瑜

来稿单位:化学与环境学院赴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周郡小学服务队

201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