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旧高埔村的历史文化,探究传统村落文化扶贫的模式,7月18日,文学院团委心绎队承继前辈风采,在增城区派潭镇旧高埔村展开了实地调研活动。
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建设张九龄国学堂研学基地,这是调研组队员们的初衷,也是他们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顶着烈日骄阳,调研组队员们头戴小红帽,一手拿问卷,一手握笔,在大街小巷中穿梭,成为山清水秀的旧高埔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调研组队员正在采访旧高埔村村民)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队员们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当地的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并了解村民对将张九龄国学堂改造成研学基地的态度。通过与村民的良好互动,调研组队员们感受到了旧高埔村当地民众对发展当地传统文化的热切支持,也深切地体会到了民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此同时,调研组队员们还了解到当前旧高埔村的文化建设存在虎头蛇尾、难以为继的问题。
一位卖火龙果的老爷爷向调研组队员们吐露了心声,他表示希望大力加强村中的文化建设,更希望文化建设工程能够持续进行,比如公益性组织不要切断对当地文化建设的经济支持。对于调研组队员们预期完成的研学旅游基地方案,他们表示十分赞同。
(调研组队员们正在访谈旧高埔村村民)
调研组重点访谈了当地的退休教师张汝良和旧高埔村书记卜柏桃。张汝良老师十分热情地回答调研组队员们提出的问题,满怀热忱地讲述旧高埔村的发展历史,将旧高埔村里的文化资源一一道来。卜柏桃书记则将近年来政府对旧高埔村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规划以及旧高埔村未来的发展蓝图清晰地呈现在调研组队员面前,使得调研组队员对旧高埔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调研组队员们正在访谈旧高埔村张汝良老师)
宗祠将村中人紧紧相连,无论身在何地,无论时光如何变换,张九龄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都足以唱尽高埔人的乡愁。满堂联贴了一层又一层,自制的吊灯高高挂起,将旧高埔村人的美好愿望一一说尽。此地乡情浓厚,感染了每一位调研组队员。即使汗流浃背,调研组队员们仍然乐在其中。
第一天的调研活动收获颇丰,为接下来几日调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调研组队员们将持之以恒,坚守“智享·乡情”理念,积极投身于实践探究中!
撰稿人:杨梅
审稿人:董光柱
来源单位: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