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文化传承,肇庆瑰宝 ——地理科学学院木槿服务队在调研的路上

2018-07-19 17:42:25 来源: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点击: 收藏本文

2018年7月17日星期二,华南师范大学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渡镇褚国昌中心小学木槿服务队调研组的四名同学于早上九点出发前往肇庆市中国砚村进行端砚相关调研活动。

一个小时的车程之后,队伍到达位于肇庆中国砚村的端砚雕刻师—莫桂生的店铺里,并对莫桂生先生访谈,以了解目前中国端砚的发展历史以及制作工艺。莫桂生提到:在端砚雕刻行业想要入门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而且不断的实践仅仅能让自己的手工技艺得到提升,想要达到更高的层次还需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艺术审美能力。


地理科学学院木槿服务队原图1.jpg


访谈结束后,队伍在莫桂生的建议下去到另外一位从事端砚雕刻行业30余年的雕刻师的工作室当中,观看了端砚从原石到设计再到雕刻的过程并为队伍进行详尽的讲解,“一块原石,需经过不断的加水打磨才能成为一块很好的底料,一块好的底料需要雕刻师的一双巧手来进行设计与雕琢才能成为一块能用的宝砚。”队员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端砚在雕刻师的精雕细琢下,从“石”到“砚”的制作流程与工艺。


地理科学学院木槿服务队原图2.jpg


队伍在傍晚在他的带领下去到了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程柱开先生的展馆。程大师一边向我们展示他收藏的端砚作品,一边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给队伍讲解端砚的传承与发展。当提及机械的运用对端砚行业的影响时,程大师说:“端砚是一个艺术品,如果全部流程都用机械制作的话,那这个端砚作品就不会有灵魂。”从这句话中队员们能体会到传统手工业者的坚持和对文化艺术作品的执着。在了解端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同时,感受到一代代工匠精益求精的匠心。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惊喜,队伍结束了一天的调研。这一天的访谈当中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端砚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能体会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强大生机与活力,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工匠精神”。

 

撰稿人:颜伟锋

审稿人:李霓虹

供稿单位: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委员会

2018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