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8月25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16科一支部“花开无声”三下乡服务队先后为由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高二学生组成的三个班级初步讲解了植物学的基础内容。努力将专业知识以趣味的形式带到高中课堂,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并使学生们更加了解有趣的生物科学。
科一支部拟开设一些能展示生科特色的课程。因为本支部下乡学生为高中生,类似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科一支部拟把重心放在植物学上,为当地的学生带来富有趣味的植物知识课堂。
本次专业课的讲解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其中,理论课又分为植物学理论和神奇的水果,实践科主要为植物认种。
植物学理论课由学生王优雅负责,主要是介绍了植物学课本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是:植物体中三种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主要形态结构、功能、主要变态类型及举例。通过图片的引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大学课程带到高中课堂,让学生们提前了解大学课程,走进植物学这门专业课程,轻松的授课方式以及有趣的图片使学生们能够打破高中课堂在知识方面的相对局限性,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激励学生们去钻研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
神奇的水果课程由学生龙楷云负责,主要以科普为主,介绍一些特殊的水果,并介绍水果的结构和元素含量,普及知识,介绍食用的注意事项,并还有课堂分享水果阶段,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详细介绍了水果中含量丰富的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向同学们科普不同维生素的作用,鼓励同学们多吃水果,做到营养均衡。
植物认种由学生王优雅、罗琳、黄佑美三人负责。三个人每人带领一个班级,从同一个起点,分别走不同的线路,把校园内常见的植物种类加以辨别认识,并介绍辨别要点,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也分配了其他支部成员,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在介绍过程中,支部成员积极回答同学们的问题,耐心讲解形态相似植物的辨别方法,力求不留下一个疑问,以保证在行进过程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会消减。
“将学科专业知识带到三下乡”是科一支部的主题之一,也是学院给每支队伍的任务。科一支部将植物学知识以趣味性的方式带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其生物科学的专业特色,并起到了宣传本学科、本专业和本学院的作用。同时,通过实践课,将在大学专业学习中所需的钻研精神和实践精神传播给高中学生,提前给学生们来了一次简单的“实习”,让学生们提前了解大学的实践课程。
通过本次专业课的讲解,可以了解到高中生对大学课程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同时将大学的实践模式带到高中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在生物上的兴趣,给学生们提供学习动力,从多方面来看,植物学课堂不管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开设这门课堂的宗旨。
将植物学带到高中课堂,科一服务队充分传播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也看到了植物学对高中课堂的“兼容性”和无限可能。
撰稿人:许蓝琦
审稿人:蔡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