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我校地理科学学院乡情服务队赴汕头市蓬洲村开展潮汕祠堂文化调研活动。蓬洲村位于汕头市中心城区西北部,原为军事设施,称蓬洲千户所城,系明嘉靖年间翁万达所建,文化积淀深厚,现为广东省古村落和文化名镇。大学生们对村内翁氏大司马家庙理事会会长进行了深度访谈,旨在了解村的情况及该祠堂的历史概况及祠堂文化在现今社会所体现的意义价值。
蓬洲村共建祠堂十三座,氏族数量达五十六种,以翁氏人数最多。据了解,翁氏大司马家庙是翁万达后人为纪念先贤、鞭策后人而建。祠堂功能主要为祭祀祖先及商议宗族重要事务。随着时代变迁,祠堂活动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婚丧宴席及祭祀活动频率的降低。以祭祀活动为例,以前每逢潮汕的“八节八气”,宗族上下都需要到祠堂祭祀,而如今在礼俗从简的潮流下,祭祀活动改为春秋二祭及冬至拜祖,获广大族民支持。大司马家庙门前有广场,占地二亩多,翁氏族人祭祖及其他重大集会均在此进行。以大司马家庙为中心,其四周有多座四点金宅院,共同构成了翁氏尚书府建筑群,曾是潮汕第一流府地,极富潮汕特色。如今祠堂修缮如新,保护完好,其内更有先人古画像,为祠堂更添了几分庄严感。
队员们深入蓬洲村落,体会当地风土人情,参观曾经作为鮀浦中心学校的庄氏宗祠及其校舍,对潮汕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对课题有了新的思考。希望从文化地理的角度关注潮汕祠堂在新农村建设下的变化,助力当地活化祠堂文化的发展。
图一 队员与翁氏大司马家庙理事会会长合影
审稿人:何雪梅
供稿单位: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委员会
2017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