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乘大襟浪花 查深海水质 ——生命科学学院赴江门台山白

2017-08-22 00:00:00 来源: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点击: 收藏本文

8月18日上午,赴江门台山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科考队队员从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出发,在台山大襟岛附近海域展开了水质调查。

水质调查,旨在探究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现阶段的海水质量。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它们不仅是海洋生物食物链中最基本的一环,还是用于分析江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种类和数量更反映了水质的好坏。水质调查通过随机抽取预设站点的海水作为检测样本,而后对水样中的浮游生物在显微镜下镜检,并作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研究目的。

水质调查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在一望无际的海洋里,队员们必须顶着烈日与高温在海上进行长达5小时的水质调查,同时还要克服晕船的影响。队员们乘风破浪,依靠GPS的精确定位,顺利到达预设站位。途中的颠簸丝毫没有减轻队员们的意志,船只一停下来,水质调查工作就紧张地展开。

水质调查需要四位队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水质的测量工作。一队员用取水器分三次取水至水桶中,并将水质仪探头置于水桶中,另一队员手持水质仪控制端,并将屏幕中的温度、溶解氧、叶绿素浓度、盐度、pH值等各项参数报给填表的队员,以保证数据记录的快速与准确。每隔30s测量一次数据,需要重复测量30次以上。

另外,还需分别在船头以及船的两侧各取水5L,混合后取5L水至油桶中,并往加入75mL鲁哥试剂,以保证水中的浮游生物充分沉淀。

除了测量预设站位的各项水质指标外,还要测量站位的流速大小。将流速仪探头伸进水中0.5米处,并使水流垂直通过探头,即可读出海水的流速。

在完成6个站位的水质工作测量后,即可归航,当然这只是另一项工作的开端,队员们稍作休息,便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之中。

总的来说,水质工作是一次颇有挑战的体验,不仅能磨砺队员们的意志,还能考验队员们互助团结的精神。队伍中有部分的队员晕船,但他们为了顺利开展队伍工作,强忍着不舒服,坚持到任务完成才放松下来,队伍科考精神可见一斑。



图一 调查队员在测海水流速


图二 一个新鲜出炉的水质数据


图三 调查队员在取水样



撰稿人:陈卓鑫

审稿人:蔡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