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用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留住一份老年人的情怀,一份乡土的羁绊。
三年前的冬天,“广东好人”肖钢老师带领增城派潭镇旧高埔村热心人士在当地南社架起了专门供老人喝粥的大锅,几年下来,每逢周日,旧高埔村热心人士清晨给老年人煮粥,风雨不改;当地老年人们,如期赴约。
天刚微微亮,南社厨房里的热心人士们便开始了煮粥的准备:淘米、烧柴、煮水、洗碗筷、摆桌椅,准备迎接从四面八方到来的老人们。
心绎队员们此次周日也有幸参与到煮粥当中,清晨六点多便起床与当地热心奶奶们准备熬制肉粥。碗筷不少,清洗不易,熬制供全村老人喝的大锅粥也着实有难度,但老人和队员们却乐在其中,清洗锅碗瓢盆、生火烧柴、切肉淘米,很快,厨房便炊烟袅袅。
老人们也陆续从村里各方走向南社,找好各自的位置坐下,队员们为老人们端上洗好的碗筷,盛上一碗碗热腾腾的肉粥。老人或见到熟人寒暄几句,或亲切交谈,或问候队员,或津津有味喝粥,或拉上孙子孙女一起坐下聊天喝粥,一时谈话声笑声四起,给并不算特别宽敞的空间带来清晨的活力。
旧高埔村煮粥“传统”的创始人之一肖钢老师对此由衷感慨:从三年前建立的只有几个组织人到现在七八十人甚至有超过上百人喝粥的规模,来之不易,而且坚持沿袭继承不易。肖老师谈及,三年前的1月4日,与几名当地热心人士一起组织在南村合作社内成立一个煮粥基点,每逢周日,全村老人都可以到合作社内一起喝粥。但万事开头难,一开始,资金不足、柴米油盐问题难以解决、煮粥人员较难找、动员全村老人难度大,每周日的煮粥在忙碌的大人们看来也着实没必要,因此,一开始的煮粥便是零零星星的人们在组织。但活动进行总需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实践也证明,每周日煮粥给村里老人作为联系老人与老人之间关系的好心之事是经得起时间与现实考验的。得道多助,每周煮粥的习惯渐渐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认可,并逐渐沿袭下来。
当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空巢老人的现象也日益突出。青年人在异乡打拼,小孩子在学校上课,家中常剩下老的,或孤苦伶仃,或俩老伴长期生活,可能也会拌嘴吵架。而老人在社会认知里,常常处于边缘地位,这就容易产生老人们的“失落感”。
给老人煮粥这一做法则给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同龄人交流沟通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跟有同等生活经历的老人们聊聊家常、话话身边事,在与自己相关的话题中找到精神的寄托,用肖老师的话说,便是,大家组建的目的不是为了喝那一小碗的粥,而是希望通过以粥为载体,给老人们提供一个可以一起沟通交流、缓解生活寂寥之愁的精神场所。
的确,在南社里,大家喝的不是一碗粥,而是专属那个时代的老年人的情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老人们煮粥,给老人们提供交流沟通的精神场所,是千千万万关注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精神家园方法中的一种成功尝试,如何将这个优秀的范例长效性地坚持下去,或者是如何另辟蹊径,寻找更多关注空巢老人的方法,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在志愿服务的马拉松上积极上下求索。而我们,责无旁贷!
图片一 队员们协助当地村民煮粥
图片二 队员们在肖钢老师指导下给当地老人端粥
图片三 肖钢老师与队员在亲切交谈
图片四 当地老人三两成群地喝粥
图片五 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张老师亲自为队伍题写欢迎辞
审稿人:董光柱 翁筱曼